思政育人,以赛促教——教育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授课竞赛

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10日 17:24发布者:教育学院浏览次数:

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11月7日,教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授课竞赛初赛在鸿博楼903教室顺利举办。本次比赛由教育学院副院长于莹主持,小学教育专业带头人周东明教授、音乐教育专业带头人周希正教授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孔波教授、教育学院院长王淼教授担任比赛评委。

本次比赛共有8个参赛团队,分别由学前教育教研室的董洁、袁斯和刘冠老师;小学教育教研室的王玉、方珞瑶和邓舒予老师;音乐舞蹈教研室的邓曌和胡家豪老师作为主讲上台参赛。八位老师通过五分钟说课,十分钟现场教学展示以及5分钟答辩的形式展开激烈角逐。

各参赛教师根据课程特点,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家国情怀、文化自信、社会责任、科学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,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,将价值引领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,使教书与育人相统一,展示了各具特色的“课程思政”教学风采。整个大赛过程中参赛教师精神饱满,全情投入,比赛现场气氛热烈、精彩纷呈。邓曌老师以吟唱歌曲《送别》进行导入,探析在国庆55周年之际此歌曲被选为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背后的故事,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课程;董洁老师从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引入,通过案例剖析,阐述了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应具备的能力,如何做到学为人师、立德树人;王玉老师围绕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案例,探讨了教育公平,就如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,赋予教育以温度分享了见解。

四位评委专家对各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了总结与指导,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参赛过程中展现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、实施能力和思政育人水平。周东明强调,在设计思政案例时要应用德育的学科思维,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具体化、生动化的教学载体,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。孔波指出,要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的目标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,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,选择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、价值取向、政治信仰、社会责任感的题材与内容,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,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教育学院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的顺利举办,深化了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认知,激发出教师们的教学激情与创新热情;要将二十大精神落实在课堂,扎根在心里,让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。